(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

(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

文|宋长征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为什么写

为什么写?延续上一个话题,就因为小时候的阅读,因为小时候的自卑和内向,我发现写作有时像一个好玩的游戏,真实存在的能写,不存在的、幻觉的、虚构的东西也能任意驰骋,只要你具有培养感情的冲动和基础。小学时的作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那种得了满分的满足和上讲台朗诵自己的作文时的心情让人欢喜和激动。我说过了我很自卑,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不如大多数人,无论是生活上,写作上,或者其他方面。寻找自信吧——我觉得最初写作时的心态即是如此。每当写出一篇自己感觉舒畅的文章时,就会想着对面的读者(可能是存在的,也有可能是自己虚构的读者),在阅读自己东西时候的内心起伏,他会不会因为我的书写而窥见到我此时的想法,他会不会因为我的一篇文章而记住我的名字?当然,这种说法未免幼稚,但它是多么简单的啊,就像我们写作,未必非得一定要表达什么神圣的命题,可以是一花一草,也可以是一次偶然的感悟,可以是曾经的童年回忆,也可以是对当下的思考。这就足够了,能充分或者简单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就会在最基本上满足一个写作者的创作冲动。创作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很多艺术门类,比如书法,写得像是一回事,写出神韵和风情是另外一回事。创作和写作文本质上的区别是走出表面抵达内质,走出生活深入灵魂,走出庸常的生活时态构筑内心的家园城堡。我写了,既是在创作,把物的神情、物的脉络、物的存在意义多方面呈现出来,纵横之间与世间万物发生关联,这是形而上的,也是隐形中我们的文学创作的高度。

(肺痿的中医辨证论治)(肺痿ppt)

以莫言为例:莫言说我写作当初就是为了能一天三顿吃上饺子,是能娶石匠家的女儿当老婆,虽然这里面肯定有戏谑的成分,但是一个人如果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事实证明,莫言写出了名堂,从一个初中毕业的小人物完成了到文学大师的华丽转身。对史铁生来说,当作家就是为了让母亲骄傲。《我与地坛》里有一个在青春最好的年华里瘫痪在轮椅上的儿子,有一位在患病儿子面前赔着小心,默默关心、忧心的母亲。儿子似乎对母亲并不友好,似乎总是故意让母亲担心。而字里行间母亲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忏悔,融化在时间的碎片里,带给人以长久的静默。 比如,写作有什么意义?史铁生在散文《我与地坛》里,借用朋友的愿望,表明了一个朴素的动机:“让母亲骄傲”。史铁生听到朋友的愿望,“心里一惊,良久无言”。文字之外的读者也感觉到默然。似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喧嚣的市声也远去了。一个单纯的愿望,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

当然,我们并不一定也像莫言、史铁生那样抱有一样的心态,但是在这个变化纷繁的时代,文字语言有一定的功底,表达书写有一定的潜能,这对以后工作或者走向社会都有明显的用途。想一想,当你谈恋爱的时候写不出两句绵绵情话,当你呈交材料时语言枯干而毫无章法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情形?所以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我们最好的学习年华,用所有的心思在学习上,才是最最合适的。

我的起步是晚的,晚得连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先是辍学,后是出外打工,那会出门打工的人还很少,我个子又矮,所以在水泥厂上班时难免受人欺负遭人白眼。但要忍,有时会拿大丈夫能屈能伸安慰自己,但真的不行啊,那种体力活重的让人发憷,一天干下来,腰像断了一样,一个人在角落里哭。没办法,调度给安排在汽车队,每天看看油箱敲敲轮胎,汽车队山坡下有一间书屋,于是填补了很多空白的时间。后来又出海捕鱼,也是因为年纪太小,干了一年,没挣了几个钱,干脆回家,回到这片不欺我的黄土地上。四处漂泊的日子只有曾经漂泊过的人才能懂,那种寄人屋檐下的感触就像一场场冰冷的雨滑过眉梢,落在心头。好歹,有了安稳的时间,拥有了自己的一家理发店。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到了2007年,生活总算是安稳了,买了第一台大脑袋电脑,到现在仍然在用,虽然有时很操蛋,写了很长时间的字忽然死机,但它是有功之臣啊,相伴这多年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融入了我的写作。

说了这些,不知道能不能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当然,作为你们肯定学习是第一位的,最主要的是为了考试,为了能上一个理想的大学。那么这也算是很好的理由。为什么不呢,现在的学校、我们的家庭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优越的条件,冷不着,饿不着,也委屈不着,也就没有理由不去好好学习,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

(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

写什么

现在说说写什么的问题,有的人一提起来写作就会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虽然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现实的情况是,读万卷书吧没那么多时间,去采风游览名山大川吧没那么多机会,再说写作也不能只凭眼睛所见,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看到什么,我们的灵魂听到什么,我们的亲身经历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没什么可写,为什么?美国作家福克纳说:我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将思想的触角伸向灵魂里的村庄马孔多。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沧桑。正是凭借《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一代文学宗师的地位。这两位作家都是莫言精神上的导师身份,从而使莫言构筑了“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文学地理上的概念,在这片大地上有血性的汉子,有浓缩的中国历史版图,有作者需要表达呈现的对于生命神思与热爱。现在,电视剧《红高粱》正在高密拍摄,到时候你们看看,一定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

(理性与感性的碰撞)(理性与感性ppt)

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创作都有可能与自身的经历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即使很少数作者在导师学业的培养下成为一个作家,他也会在日后的创作中逐渐加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经历。有的人在写作苦难,因为那种刻骨铭心的苦难始终在心里盘亘,挥之不去。有的人在写作复杂,复杂的世事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不可能脱离一个人的经验本身。

更多的时候我在书写乡村,写自己生活过的乡村,写曾经经历的人事和变迁。那种记忆是深刻的,亲人之间,乡民之间,人与土地之间,物与时间之间,生与死之间,活着与梦之间,像一幅幅黑白画卷在眼前铺展。有时我以为不是自己在书写,而是笔,是记忆在带领我前行,走过曾经的田野,走过曾经的经历,走过我的村庄地理,走过我的心灵地理,它将要把我带到哪里,有时是明晰的,有时确实不确定的,但是,那种书写的真实会常常把我自己感动,我觉得我记录下别人不曾记录的东西,我留下了一点村庄有价值的东西,留给自己,留给这个容易忘掉过去的时代。

我们知道,在很早以前的很多时候,在翻阅各种杂志书刊的时候,看到别人的文字,心中会产生一种羡慕的感觉。就想啊,我何时才能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变成散发着油墨香的一行行真实可感的文学作品。我们也能和一些著名作家那样,用自己的情感和精彩的文笔,向读者奉献出由自己架构的文学形象,文学意境,和文学人物。

文学从生活中来,我在这里简要说明一下当初自己的一篇作品,《香附子的纠缠》,发表在《读者乡土人文版》的杂志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回家打药,也就是除草剂。香附子,玉米田里的一种杂草,本地方言:尖尖胡子。深夏,无论徒手薅草,还是打除草剂,虽然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但是过不了几天就会生长出更多,且长势喜人。这里就出现了矛盾,或者说文学意旨上的表达问题——而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纠结的感觉,只需要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好,就能向读者呈现出生存与土地的关系,就能呈现出生活的辛苦与劳顿,就能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倔强与执着。后来这篇文章又被《文学报》、《文苑 经典美文》和《新东方英语》转摘。

在这里我给大家朗诵一小段:

我将要喷洒一种药剂,名字叫“克附星”或“香附一扫光”,不过还是没有把握。在那些明晃晃的锄头倒下的时候,我隐隐感觉到了草的威慑。庄稼曾经是它们中的一员,从浩淼的远古一起走来,却分道扬镳。因为有了我们,有了挑剔的人类和生长着炊烟的村庄,促使它们不得不在疼痛中一次次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向生,只要有风雨阳光,就不会停止生长的步伐。也许,它们藐视过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庄稼的风光;也许,它们在一个滂沱的夜里曾经相拥而泣;也许,无数次割裂的伤已成了一种习惯,总能在晨曦微露时,第一个顶着露珠向生命进发......而我,还是扛起了盛满了毒雾的喷雾器,开始向生命扫射。它们并不卑微,每一棵香附子都会挺立着胸膛,站着死去。

(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

怎么写

怎么写,这个话题复杂了一些,但是我们也要化繁为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阅历与经历那么也就不尽相同。我们在写作时需要就近取材,需要在自己所熟悉的地方,人事以及个人经历上下功夫。

我曾经帮助咱们学校的一位同学在一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位同学现在已经升学走了,题目叫做《村子》,我写的也是《村子》,指导老师是我们高一某班的现任老师陈卫国。那个栏目叫挑战名家,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名家,但是那篇文章的优劣还是显而易见。一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气息流露其间。那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作文,大家若有时间不妨网上搜索一下,胡存赞的《村子》,已经入围《初中生》杂志首届年度十佳作文。

从我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我受了自己经历的影响,沈从文曾说的“生活的那本大书”。经历我已经讲过一些了,但是真正的疼痛感我觉得我还没有充分涉及,并在文本中出现。我不知道,我这样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担负着什么样的价值或含义。我见过的场景,我会努力复原,我所体察到的人物的内心,尽可能同步呼吸,我所描绘的人世,尽可能本着本真的书写,不夸大不偏离,不亏欠自己的内心。你知道,很多人现在都在书写大的命题,那种一张嘴就是世界啊人民啊大海啊之类的空洞话题,这不接地气。“紧贴大地书写”,应该是一个人写作的最好姿态,权利啊,名声啊,很多东西到最后都有可能是神马都是浮云,留不下来的,留下的只有真正的生活与思考,只有一个人曾经走过的背影。你给了别人什么样的背影,别人就会在心里把你还原成一个什么样的背影,你给了别人什么样的姿态,别人就会记住你什么样的姿态。

曾经有很多人说过我的东西与刘亮程相似,我并不忌讳这个话题,当初的阅读喜好已经悄悄发生改变,这个我自己知道。但我心里还是要承认这样一个精神导师的,毕竟他用那么灵动的笔意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带给的阅读快感,和审美价值。到现在我依然记着那些经典的章节,《先父》,《今生今世的证据》,如:《寒风吹彻》而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趴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使你模仿的再好也只是得其皮毛,你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你得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你得省察自己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进自己。坦白的说,我的写作受到很多人的影响,当代的现代的散文大家都曾给过我不一样的文本体悟,时间长了,也就能分辨出来自己来了,能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哪种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哪里有缺陷。这有可能还是次要的,一个写作者首先得认清楚了自己之后才能进行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所以我说我的写作才刚刚开始,从零开始,从一个幼儿园学生的水准开始,从前的无论是好是坏,它们毕竟给了我鼓励,毕竟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我的写作基础。有人说一个人最好的写作状态就在开始部分,无所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信以为然,在阅读逐渐进入正常时态的时候我开始产生了害怕的心里,那么多大师的高峰,看见便足以让一个人小了下去,还怎么继续?

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硕士班,曾经说过,给你几个关键词写出一篇文学作品,例如电灯,树,马路(姑且这样说,反正就是这个意思)。那么首先我们考虑什么,要不要加上深夜,要不要加上急急走过马路的女子,要不要让一棵树在一个地方生长百年,直到成为了某种象征或标志?其实,真正沉下心来之后,写作并不是很难,关键是我们是否坚定了信心,坚信自己的笔下一定会荡开涟漪,催开花朵,散发出幽香。

要真正做回自己并不容易,但此路是必经之路,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跨越自己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东西,写作总是在和自己赛跑,挑战自己的耐心,挑战自己的软弱,挑战自己的理性与感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让高尚的灵魂影响你,也让自己逐渐成长,并使自己的文笔越来越出彩,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有灵性。

(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

作者简介:宋长征:原名宋述增,山东省成武县人,农民,理发师,自由写作者。17岁开始发表诗文,因生活漂泊搁笔十余年,2008年深入网络,创作传统乡土文学,作品发表于《散文》、《散文百家》、《文苑》、《文苑经典美文》、《黄河文学》、《文学报》、《当代小说》、《读者乡土人文版》、《文学与人生》、《岁月》、《金山》、《辽河》、《小品文选刊》、《语思》、《初中生》、《夜郎文学》、《青年作家》、《百坡》、《中原》等文学期刊。出版多部散文集。获2009年度第一届万松浦·《佛山文艺》文学新人奖《趟过小河是故乡》数次被试卷录用,并发表于《语文报》、《中学生语文周刊》、《语文学习报》。《住进一粒粮食》、《与虫共舞》入选《行吟大地――中国国土资源散文60年》《一群羊走在村庄的上空》、《瘦影清灯》入选《父亲母亲文集》《鸡上树的那些日子》入选《2009年中学生创新阅读名家散文排行榜》《乡下事物三题》荣获万松浦书院"五周年院庆征文"奖《到处有人说到牛》荣获2008年度中国西柏坡散文奖《村里村外》获第四届中华宝石文学奖

壹点号心梦文学

声明:我要去上班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现当代散文概念)(当代散文概述ppt)
本文链接:https://www.51qsb.cn/article/4235.html

(0)
打赏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QQ扫一扫QQ扫一扫
上一篇2022-09-11
下一篇2022-09-10

你可能还想知道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