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师全部演讲视频)(蔡老师全名叫什么)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昨天写了天津老师被处分这件事,我的观点很简单,她的错误是在不恰当的场合下,对着不恰当的人,讲了不恰当的话。

三个不恰当,很重要。

我昨天说的很清楚,如果她是私底下和校长,老师们聊这个观点;或者和家长单独谈话;或者关起门来,在一对一弟子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表私人观点,都没啥问题。

可是她没有,她是在公开场合,在上课的时候,对着一群学生,对着一群即便不想听,也没办法中途退场,即便不认同也没办法取消关注的学生发表这番言论。

甭管你出于什么目的,请记住,每个人都有选择不成材的权利。不要把你自认为的“为你好”,不分场合不看人群的强迫别人接受。

为了说明讲话一定要分场合这件事,我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反面教材,一个正面教材。

先说反面的,《华尔街之狼》里小李子的演讲。

小李子咸鱼翻身,从一个小职员终于奋斗成了证券公司的老板。

在公司上市的那天,他看到有一个股票经纪在洗鱼缸,就让助理去问。你为啥在公司里养鱼?

结果那可怜的小子回答:我忙完了。

然后助理大骂:说我难道雇你来是养鱼的么?让他赶紧拿着行李滚蛋。身为老板的小李子也破口大骂,周围其他经纪人都向他丢东西。

接着小李子登台演讲。他指着一个股票经纪,说:奇米,你们都认识她,现在穿着三千美刀的衣服,开着全新的奔驰......

可你们知道么?当初我遇到她时,她身上掏不出两块钱。她三个月交不起房租,向我预支五千元,奇米,你来告诉大家。

奇米含着泪说:是的,当时你给了我两万五千元。谢谢。

小李子:因为我相信你,奇米。

奇米:我爱你,我特么太爱你了。

小李子回应:我也爱你,我爱你们所有人。

接下来就开启了他这段毁三观的言论:

“贫穷绝无高尚可言,我有过亿万身家,也曾经穷困潦倒。但我每次都选择成为富人。”

“如果有人觉得我肤浅,那就赶紧去你的麦当劳上班,那里才是你的家!”

“当你开着破破烂烂的尼桑,你旁边的保时捷驶过,车上还有个漂亮老婆,而你的车里却是打折满减的白菜。”

“我想让你们所有人都赚钱,现在就让我们奋斗起来。”

然后员工们都跟他一起狂热,现场失控。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小李子说的话非常打动人心,当然,句句都是错的。

我们再来看一段演讲,一个典型的正面教材,同样打动人心,而且句句都是对的。

这就是著名的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就职演说。

历史上的原文很精彩,但不够直白,即便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的台词还是比较文雅,我给翻译翻译。

翻译之后肯定水平远不及蔡公原文,但能令更多人一目了然。

蔡公上任伊始,主要是告诫教授和学生们。

简单来讲,当时北大的风气十分不好。大家来念书,不是追求学问,而是追求文凭。

不是看哪个教授学问大,而是看哪个教授官大。谁官大就投入谁的门下,方便日后照拂。

报考专业也不是看国家急需什么,而是看热门冷门。

在当时,法学和商学是最热门的,前者念了有官做,后者念了能发财。文学次之,理工更次。因为那个年代读理工科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银子。

学生们平日里不好好上课,放荡冶游,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游戏玩,就跑到八大胡同里乱窜。到了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就是说学生们只为了混过考试,只为了拿个高分,没有人真的在乎学问本身。

这样的风气,将来万一潦倒,官没得当,钱也败光,为了混口饭吃,去做了老师,岂不是误人误己?

......

蔡公一番话,可谓振聋发聩。尤其和小李子的演讲放在一起看,你会有一种世界真大的感觉。

世界真的很大,大到可以产生这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演讲,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地方,叫做针对性。

他们都是在合适的场合,对合适的人群发表的言论,虽然言论本身有正反,但是在合适这件事上,神奇的吻合了。

我们先看小李子,小李子的那番充满铜臭味的话没毛病。没毛病就在于他是在华尔街演讲的,在一家股票经纪公司内部演讲的。

有句玩笑话叫做:不是人渣,去华尔街干嘛?

这里你要注意,人渣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不等于这个人水平差。

华尔街不乏哥大的高材生,学历一点不比胡适差。只不过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旨于推动人类文明,有的人仅仅想玩牌。

面对这样一群只想玩牌,两只眼睛掉进钱眼里的人,小李子的演讲没毛病。

事实上效果很好,毕竟从穷困潦倒到巅峰,比始终都在巅峰,更能刺激人的荷尔蒙。

人是会受到感官刺激的,如果你平淡的讲,那只是一个数字游戏,很多人就失去赚钱的激情了。

所以小李子很会启发人性,什么兜里只有2美金与身穿几千美金,什么尼桑与保时捷,什么漂亮的太太与一车打折的白菜......

他就是用强烈的对比,使得你保持亢奋,保持强烈的赚钱欲望。

再来看蔡公,他的那番话也非常有针对性。

我们首先要知道蔡公演讲的时期,1917年,那是一个一直走下坡路的历史时期,从1840年开始连续走了77年,关键是还没有触底。

反弹前的跌穿,是痛苦的;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

因为你已经经历了太久的黑暗,你已经熬了太久,但没有看到一丝希望,连解决方案是什么,大家都还没有想出来。

其次我们要看蔡公演讲的对象,是90后,19世纪的90后,1890年出生的一群人。

你注意,是19世纪90后里面最顶尖的一批人。

我们要知道,旧社会的教育和新社会的教育,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旧社会是5%的人受教育,在这批人里面选拔优秀的去读高中,甚至读大学,最优秀的去读北大。

你注意这个比例,这个比例很有意思。这个比例意味着就算剩下95%里面潜藏着大量的天才。对不起,发现不了,只能埋没。

因为这些人的父亲也许是黄包车夫,是下苦力的,是扛大包的。那个年代大学动辄几十块银元的学费,他们是交不起的。何况还有各种杂费,加起来一年一百多块现大洋。

就算免费也上不起,因为从私塾开始,从识字开始就念不起。

100多年前,95%的人的孩子是不念书的,根本不识字。他就算是个天才,也得埋没。

像李云龙在旧社会就是个篾匠,是咱们的部队把他教育成才,成为一代名将。

所以当时蔡公面对的就是集全社会凑出来的所谓读书之种子。

这帮人如果成大师,那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可以把知识传播到神州大地各个角落。

这帮人如果颓废了,就像蔡公演讲里说的,成天流连烟花酒巷,只为分数不为学问,只为当官发财毫无报国之心。那就真歇菜了。

你说蔡公说的现象今天有没有?当然有,任何时期都会有,那是人性。

谁读书都想要文凭,都想读热门专业,都想赚钱,升迁,拜码头,靠大树,这很正常,再过一百年都是这样。

问题在于,你可以而他们不可以。那是个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是一群极其特殊的人。

一个家里要有10个儿子,不需要个个有出息;但一个家里如果只剩一个儿子了,没出息就意味着家族的没落。

19世纪的那帮90后,就是独子,他们不得不有出息。就像诸葛亮出师表里说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蔡公在力挽狂澜。

这跟今天的局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实际上发动了所有人去读书。今天是在100%的人里面选拔,并不像100年前在5%的人里面选拔。而且连年扩招,包括清北,一样扩招。

一旦起量,人才就没那么稀缺了。

那个年代一年就诞生几百个工程师,恨不得人人变大师;今天一年诞生几百万个工程师,起量了,对个体没那么大指望了。

当然蔡公说的话放到今天看仍然很对,仍然不过时。只是在当年,在100年前,尤其显得振聋发聩。

你看到了,这两个完全不搭的演讲,在选择对象上,竟然有如此相似之处。

小李子对着一批他选出来的一贫如洗,爱财如命的人,愣是把一个充满铜臭的话题讲的那么深入人心。

蔡公在危急时刻,激起了一群沉迷享乐的人的斗志,让他们看清了自己的历史责任,从而影响了一批大师。

而你反观那个天津的老师,她的演讲就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不伦不类。

她的学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人也许真的想逆袭,有的人也许只是想学习,你完全不顾及人家的实际情况,用不恰当的措辞在课堂这样一个封闭场合下试图激发学生追求分数。

更恶劣的是,人家想取关,想不听都不行。这当然是擅权,是越界。

所以讲话这件事,要分场合要看人的。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声明:我要去上班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记忆承载作者碧树西风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题:(蔡老师全部演讲视频)(蔡老师全名叫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51qsb.cn/article/dvjp3b.html

(0)
打赏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QQ扫一扫QQ扫一扫
上一篇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你可能还想知道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